close

 

[時代補習]TOEFL一戰107,一點感想跟技巧

考生身份:世新大學傳播系 大三
英文背景:多益830左右
考試日期/成績:
2018/10/13  R25 L27 S26 W29 Total:107(東區時代考場)
準備時間:6個月

前言:
原本考前我認為已經有多益800多的成績對於托福來說很夠用,
沒想到多益跟托福其實真的是兩回事,
雖然有一定英文程度的話,對於閱讀跟聽力的掌握自然會比較好,
不過因為托福的題目是學術性質高的,所以其實還是有很多東西要學,
更不用說口說跟寫作了,依照自己的能力準備根本不夠!
…所以後來我還是乖乖去補習了
有些考試技巧跟細節還是有人解說示範才會懂
尤其我不敢想像口說跟寫作沒老師我該怎麼辦!
下面是融合了自己的經驗+老師教的精華,請大家查收


閱讀:

單字要多花時間跟功夫去背,這個是考試的基礎,與其把精力花在什麼考試技巧、機經、預測之類的,不如多花點時間背托福單字。

背單字從影片、文章裡面入手記憶最深刻,像是因為JOKE版的一篇彥伯問臍,這輩子肚臍的英文「ㄤ逼哩蓋斯 umbilicus」我覺得這輩子都忘不掉了。

至於托福閱讀單字,補習班老師教的技巧是,重點背非常影響文章分析的形容詞adj、副詞adv和動詞verb,而名詞可以選擇性記憶,專有名詞不用特別去記。

我的閱讀老師非常注重在文章裡長句的分析,這個步驟我覺得是值得花時間去練習的,養成每次檢討都從文法剖析文章裡的每個句子,搞清楚英文句型的5大結構 :
S + V
S + V + C
S + V + O 
S + V + O + C
S + V + O + O
主詞(S)、動詞(V)、受詞(O)、補語(C)

當你把每篇文章都這樣一句一句分析句子的組成結構以後,會發現自己對長句的理解已經有個一個從量變質的飛躍,不會再發生眼睛看過去,文章意思卻進不了腦袋這種事,閱讀速度會進步很多。

最後可以達到的效果是:一篇托福文章分配的20分鐘時間可以控制在15分鐘基本完成



聽力:
正式考的時候Conversation一定要加強重視,雖然它的文章長度比lecture短一半,但這是聽力剛開始,考生是在完成閱讀部分的一個小時折磨(有時候還會額外加試20分鐘)以後馬上開始聽力第一個部分的Conversation的,

所以腦袋如果轉不過來那麼吸收聽力的內容會變得很困難,很容易敗在大意上,更別說記住考點跟文章細節了。

lecture的部分,把握一個原則,真正理解比任何筆記都重要,如果不能把lecture聽懂,就算事後再補再多筆記也是徒勞,因為就經驗來講,是不可能法通過匆匆記下的零星內容、記號,在有限時的正式考內還原整個聽力的結構和細節的。



口說:
上課的時候老師是用大量練習+分析題目+考點講解的方法上課,其中大量練習是絕對不能省的,我自己複習的方法是反覆朗讀+背佳句,上課講到的範例文章老師也會要求我們唸出來,能夠從頭到尾念的順暢的話,對你記憶內容很有幫助。

口說的架構、句型什麼我就不說太多,綜觀整個口說考試,我覺得關鍵就是注意觀點+舉例證。與其分散太多注意力在找考試技巧或累積難長句,不如多花時間朗讀、背誦高分範例,至少經過看->念->背的過程,你的口說能力一定可以進步很多,也能學到別人好的回答方式在運用到自己的作答中。

這個訓練過程中,最關鍵的就是練出自己熟悉運用的個人模板,其次是最大程度的記下聽力部分的觀點跟舉例,最後是學會提煉自己的句子在考試有限的時間中完整回答問題。



寫作:
要在練習各種題型中盡量累積各種片語跟單字,個人覺得我提升最大的方法是,不短寫文章給補習班老師改+反覆閱讀優秀的文章,前者不用說,能從錯誤中改進一定是進步最快的方法,更棒的是,我的寫作老師除了詞句、文法的校正之外,還會額外給我概念方面的批評,經過這樣的練習可以快速拓寬自己的思維,回答的時候講的內容也能比較全面。

他上課會帶我們分析高分者是怎麼切入、直擊重點的,老師總結作和寫作部分是:
閱讀的觀點+簡練的題要 + 聽力的觀念+聽力的舉例

然後老師提醒我們,綜合題要培養自己順手的寫作格式,再把上面提到的要件適當的帶入,閱讀的觀點切忌抄題,一定要重新順過用自己的話總結,而閱讀的舉例佔比重沒聽力那麼重要,不過至少得說明結果和意義是如何印證文章地觀點的。

獨立題,第一重點是寫作字數要夠,至少超過500是基本,老師說字數呈現你的誠意。
第二是我覺得雖然托福沒有預設考生答題的立場,不過寫正反對比會比較好拿分。托福跟中文寫作不一樣,不用掉書袋,考官重視的是你文章立論的合理性跟充足的舉例。
舉例其實也沒想的那麼難,關鍵點就是要說結果對於觀點的體現。想要更有說服力道的話,補習班教的方法是在每一個觀點後面再補充一個反例。還有,拼寫跟打字速度也是影響你作文拿分的因素,務必在考前就把這兩點克服,不要因小失大。



The end
arrow
arrow

    佩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